全国政协委员黄璐琦呼吁:建立珍稀濒危中药材保护利用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呼吁,在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中,建立珍稀濒危中药材保护和利用机制,通过鼓励新药源的开发和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在新药中的应用,促进珍稀濒危中药材资源的保护。
黄璐琦委员表示,药用生物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国部分野生药用资源稀少,但在中医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明确,特别是以这些药材为原料制成的中成药,在疾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群众中享有盛誉。
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不足和无序开发利用,大量中药材资源濒危,直接威胁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如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红皮书、限制进出口名录等的珍稀濒危中药材资源已多达280多种,不仅包括玳瑁、麝香、虎骨等名贵中药材,还包括黄连、贝母、羌活等大宗常用中药材。
同时,中药材濒危还引发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导致一些物种灭绝。
黄璐琦委员建议,对纳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研究的珍稀濒危中药材人工繁育或替代品(包括新中药材、中药材代用品、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等创新中药新药注册申请加快审评审批,科学设置技术标准和准入门槛,做到“宽进严出”,鼓励申请人积极探索。同时,加大审评审批部门对研发机构的策略指导和政策引导力度,及时帮助解决研发中的问题,降低开发风险和成本,提高开发成功率;进一步完善中药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濒危野生资源管理,消除野生变家种药材生产使用各环节的障碍,规范人工种植养殖,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实现野生资源保护。此外,改革完善药品注册管理法规和技术指导原则体系,明确中药注册申请中药材资源评估的原则和具体要求,充分评价药材资源状况,限制野生资源使用,鼓励原料来源基地化,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中国中药报 记者 郭婷)